运维
为什么公共云的弹性能力很难被发挥出来?
作者:王小瑞,AutoMQ 联合创始人 & CEO云计算通过资源池化实现单位资源成本更优,使企业能够将 IDC 建设、基础软件研发和运维等工作外包给云厂商,从而更专注于业务创新。资源池不仅包括服务器,
华为自用的时序数据库开源啦,来看看水平怎么样?
面对遗留时序解决方案的架构过时、扩展性有限等问题,新一代时序数据库应运而生,它们采用了现代架构,可实现分布式处理和水平扩展,以及云或本地的灵活部署。2022年底,又一重磅产品加入了开源时序数据库这一赛
得物SRE K8s 故障诊断:从 CPU 高负载到挂载泄露根源揭示
现代软件部署中,容器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,在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中发挥着核心作用。随着容器化应用的普及,确保容器环境的可靠性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。这就是容器SRE(Site Reliabilit
已经有 Prometheus 了,还需要夜莺?
很多场景里讲到的 Prometheus 这个词,其实已经不仅仅是 Prometheus 项目本身了,而是 Prometheus 生态,包括 Prometheus 定义的指标格式、传输协议、查询语言、各
5月18号TiDB社区走进360|聊聊全球视野下的TiDB应用实践!阵容超强大!想要get降本增效大佬秘籍的TiDBer快报名!
活动信息活动时间:5月18日(周六) 13:30-18:00活动地点: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6 号院 360 大厦 A 座 F1 发布厅活动形式:线上+线下同步进行(线上观看的 TiDBer 可关注
你唯一需要的是“Wide Events”,而非“Metrics、Logs、Traces”
Charity Majors 的这句话可能是对科技行业当前可观察性状态的最好总结——完全的、大规模的混乱。大家都很困惑。什么是 trace?什么是 span?一行日志就是一个 span 吗?如果我有日

基于 DeepFlow 构建 Kong 的统一可观测性能力
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DeepFlow 基于 eBPF 的零侵扰特性构建 Kong 网关的可观测性解决方案,在此基础上统一集成 Kong 插件已有的丰富数据源,消除孤岛、构建统一的可观测性平台,以全面监
智能运维可观测:告警根因分析的智能跃迁
在分布式与云原生架构普及的当下,企业IT系统的复杂性指数级攀升,传统告警分析模式面临严峻挑战。人工排查需切换5-8种工具定位故障,耗时低效且难以根治隐患。而大模型技术与可观测体系的深度融合,正推动故
业务可观测实践:从交易链路监控到业务黄金指标设计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行高度依赖分布式架构的可靠性。传统监控工具难以应对支付、转账等场景下跨系统调用的复杂性,而可观测体系通过融合业务交易链路监控与黄金指标分析,成为保障业务连续性的核
可观测告警全生命周期管理:从风暴抑制到智能闭环
在分布式架构与云原生技术普及的今天,可观测性已成为企业运维的核心能力。嘉为蓝鲸告警中心作为可观测体系的关键中枢,通过告警接入、丰富、收敛、分派、分析、处置六环节的自动化闭环设计,将告警数据转化为可行
可观测日志体系建设:破解异构日志管理,实现采集、脱敏、分析一体化
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企业业务系统日益复杂,日志数据呈爆炸式增长。然而,分散在异构系统中的日志犹如散落的珍珠,难以串联成线,传统工具在采集、处理与分析上的力不从心,成为了横亘在日志体系建设 “
可观测容器监控利器:K8s环境下的指标采集与日志治理最佳实践
容器生命周期短且频繁变化,应用由多微服务构成并分布在不同节点。监控工具需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并追踪跨服务问题。 高频采集产生的海量指标和日志数据对存储和处理带来压力,监控系统自身需避免影响应用性能。
可观测调用链追踪(APM)核心技术:云原生架构下的故障定位利器
分布式、微服务、云原生架构在提升敏捷性的同时,将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独立部署的组合应用,导致应用数量指数级增长,模块间依赖关系错综复杂。容器频繁启停进一步加剧监控对象动态变化,故障现场难以留存,传统运
数据存储与管理:智能运维可观测性的数据保障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可观测性数据(指标、日志、追踪、拓扑)的存储与管理成为企业运维的核心挑战。以嘉为蓝鲸日志中心为例,其通过创新的数据分层、安全防护与智能分析能力,为海量运维数据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,
嘉为蓝鲸WeOps:将47天证书管理压力转化为自动化运维优势
2025年4月,CA/B论坛通过《SC-081v3》提案,宣布从2026年起逐步将SSL/TLS证书有效期从398天缩短至47天,并在2029年全面落实。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网络安全标准的升级,也对企